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20-21,共2页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摘 要:孔孟之积极人性观认为,人性有不断完善并有达到至善、成德的可能。孔孟以此为基点在政治理想上构建出明君清官统治的圣贤之治。由于孔孟之道过分相信道德教化的力量而弱化了制度的作用,长期以来,致使制度建设处于迟滞状态。这样,在制度匮乏的情况下,主要靠人性自律则无法抵御政治权力的诱惑,为政者的腐败就成了社会的常态。长期发展,民不聊生,百姓又无路可走,只有揭竿而起。暴力革命又无法长期遏制或根除政治腐败,虽王朝更替不断,社会却仍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孔孟之积极人性观最终陷入困境之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