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兼水饮证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主要证状?如何施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河北中医》1981年第B12期28-28,共1页He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答:原文152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论述了少阳兼水饮的证治。本证形成是由汗、下失当,外邪传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则三焦壅滞,决渎失司,水饮仃留,形成少阳兼水饮证。其主要证状有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渴而不呕。治法当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关 键 词:和解少阳 水饮 饮证 证状 柴胡桂枝干姜汤 施治 小便不利 但头汗出 

分 类 号:R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2.2[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