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焦虑下的美学选择——论大跃进民歌的美学原则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凤渝[1] 

机构地区:[1]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2

出  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Journal of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以其独特的美学原则被认为是文化革命的先锋和代表,是共产主义艺术的萌芽。在民歌创作中,创作主体与接受者的界线被取消,创作主体不再担当教育和影响接受者的任务。同样,艺术也不再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个性化创作,艺术淹没在生活的海洋中。正是通过创作主体的转换,艺术与生活的同一化这样的美学追求,权力话语表达着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实现着自己的现代性追求。

关 键 词:现代性 创作主体 劳动分工 生活 艺术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