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年第6期76-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临床早期变化规律,对手术时机和双眼视功能预后做出合理的判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正位的10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0.9,无明显屈光参差者。按接受手术年龄分为三组:A组3~5岁、B组6~8岁、C组≥9岁,每组34例。三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20±1.20)岁、(3.80±1.50)岁和(4.08±1.78)岁;病程分别为(2.15±1.45)年、(3.42±2.42)年和(6.80±5.10)年;斜视度分别为(30.50±5.50)△、(47.50±12.56)△和(63.25±13.80)△。采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6m及33cm的远近斜视度,以三棱镜度记录;以《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术后2周和6周随访。结果(1)从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及功能治愈来讲,A、B组优于C组。(2)术后观察6周,双眼视觉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发病年龄、手术年龄、病程与术后双眼视觉的恢复、重建及功能治愈有密切关系,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为<9岁比较合适。(2)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为正位,年龄小的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重建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