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调控Shibor的可行性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霍天翔[1] 郭建伟[2] 冯宗宪[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出  处:《中国金融》2009年第13期74-75,共2页China Finance

摘  要:我国货币政策于1997年底结束了以贷款规模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直接传导,开始了以M2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间接传导。2004~2007年的9次加息和截至2008年11月中旬的3次减息都说明了价格型工具已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主角。特别是2006年10月8日我国推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简称Shibor)的培育方案以后,Shibor能否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以及是否应该建立以Shibor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操作工具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中介目标 市场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调控 贷款规模 数量型 

分 类 号:F822.0[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