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强[1] 李涛[1] 谭华绣[1] 李庆 张忠山[2] 唐垂祥[1] 周定中[1]
机构地区:[1]湘南学院医学影像系,湖南省郴州市423000 [2]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湖南省郴州市42300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第14期2303-2305,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6C779)
摘 要:目的:探讨MSCT对肝转移瘤(HMs)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23例HMs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先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然后行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结果:平扫发现病灶78个;增强扫描于动脉期发现病灶102个、门脉期发现病灶105个。对直径<1cm的病灶检出,动态增强扫描明显优于平扫(P<0.05)。CT表现: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按强化病灶数目多少分别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弥漫性强化、不均匀强化、无强化。血管重建显示情况: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3级以下肝动脉,与DSA完全相符,显示率达100%;对4级以上肝动脉显示14例,显示率为60.9%。门静脉显示:所有病例通过MSCTA均能显示4级以下门静脉肝内分支;DSA肝动脉造影可间接显示门静脉,但3级以下肝内分支大都显示不清。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为较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能提高HMs的检出率。动态增强扫描在检出率方面优于平扫,尤其在直径<1cm病灶的检出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快速的动态增强扫描能重建出高质量的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像,且较DSA在诊断方面具有易操作性和非创性的优势,从而为合理制定HMs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