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华强[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出 处:《民族论坛》2009年第7期44-45,共2页Minzu Tribune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湘西苗族乐器的调查与研究"(08YBB122)成果之一
摘 要:关于湘西苗族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如果追溯到1933年春夏间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凌纯声、芮逸夫对湘西苗族进行的实地调查,距今已70余年。两位前辈当时就对部分苗歌歌词用国际音标进行了记音,并对苗族传统的祭祀仪式过程作了细致描述。20世纪80年代,后人根据湘西苗族学者石启贵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实地调查书稿重新整理成为《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1986),书中在“文化娱乐”一章中以局内人的视角对湘西苗族的苗歌、苗鼓、苗族乐器诸如唢呐等进行了描述。1956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的一批专家对包括湘西苗族音乐在内的湖南民间音乐进行了普查,并出版了《湖南音乐普查报告》(1960),以上3本专著已成为学者们研究湘西苗族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宝贵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