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富贤[1] 熊洪[1] 李经勇 朱永川[1] 张林[1] 郭晓艺[1] 刘茂[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2]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
出 处:《中国稻米》2009年第4期42-43,共2页China Rice
基 金:西南水稻创新体系建设;粮食科技丰产工程(2006BAD02A0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F000256)
摘 要:四川盆地东南部现有高温伏旱区稻田146.7万hm2,杂交中稻抽穗至成熟受高温危害严重,造成籽粒充实度差、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和结实率降低。为此,笔者提出了搞好稻田抗旱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抽穗开花期耐高温良种、利用旱育秧提早抽穗避过高温发生期、本田稀植足肥促进优质高产和在易受极端高温伏旱危害地区改种秋作及蓄留再生稻的应对策略。
分 类 号:S511.32[农业科学—作物学] P618.130.2[天文地球—矿床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4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