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

作品数:216被引量:141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杂交中稻再生稻冬水田水稻杂交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交中稻内6优107产量与氮素利用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作物研究》2024年第6期435-441,共7页刘茂 周兴兵 郭晓艺 蒋鹏 张林 朱永川 郭长春 熊洪 徐富贤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
为了探明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2022—2023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内6优107为材料,设计5个播种期(3月5日、3月25日、4月14日、5月4日、5月24日)和2个施氮量(90、180 kg/hm^(2),其中底肥60%、分蘖肥20%、促花肥20%)的两因...
关键词:杂交中稻 产量 氮素利用率 气象因子 
气候变暖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关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12期2056-2069,共14页徐富贤 周兴兵 张林 蒋鹏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刘运军 徐麟 郭晓艺 
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JDRC0031);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1-02)资助。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
关键词:气候变暖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杂交亲本 育种策略 
冬水田轻简化栽培杂交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
《中国水稻科学》2024年第5期544-554,共11页蒋鹏 张林 周兴兵 郭晓艺 朱永川 刘茂 郭长春 熊洪 徐富贤 
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2022ZDZX0012-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25);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原始创新项目(YSCX2035-010);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科技菁英项目。
【目的】轻简化栽培水稻因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探明再生稻系统下轻简化栽培对杂交稻头季、再生季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可为再生稻轻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2022年在四川省典型再生稻区泸...
关键词:再生稻 杂交稻 常规稻 免耕直播 产量 
基因型与高温环境互作对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2024年第4期43-46,52,共5页徐富贤 周兴兵 吕强 李飞霞 张林 蒋鹏 刘茂 佘恒志 陈娇月 朱永川 熊洪 郭晓艺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JDRC0031);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
为了提高高温伏旱区水稻的整精米率,以3个不育系(椰香A、沪旱82S、川康606A)与5个恢复系(泸恢107、泸恢127、泸恢276、泸恢1156、泸恢6150)配制的15个杂交中籼组合为材料,分别于2021、2022年早季和晚季种植,稻谷收获后分别采用40℃和80...
关键词:杂交水稻 基因型 高温环境 配合力 整精米率 
施氮量对川东南冬水田稻鱼共作系统下杂交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5期909-921,共13页徐富贤 周兴兵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郭长春 蒋鹏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项目。
【目的】利用川东南冬水田区连续多年稻鱼共作系统,研究施氮(N)量对免耕栽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制定稻鱼共作系统下免耕栽培杂交稻长期、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2年在川东南冬水田区开展了...
关键词:冬水田 稻鱼共作 氮肥管理 水稻产量 土壤养分 
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被引量: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5期790-803,共14页蒋鹏 周兴兵 张林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熊洪 郭长春 徐富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844);四川省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2022ZDZX0012-02);德阳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NZ04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25);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资助。
探明不同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可为我国西南稻区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德优4727’‘泸优727’)和2个高产常规稻品种(‘金农丝苗’‘黄华占’)为材料,于2018—2020年...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吸氮量 产量水平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气候因子 
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23年第5期78-84,共7页蒋鹏 罗晓莲 夜明登 肖洪 李金荣 周兴兵 张林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郭长春 熊洪 徐富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844);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2022ZDZX0012-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25);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项目。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
关键词:超级稻 施氮量 纬度 氮肥利用率 产量 
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恢复系泸恢107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23年第3期74-78,共5页张林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蒋鹏 朱永川 徐富贤 熊洪 杨莉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2021YFYZ0016);四川农科院人才基金(2020LJRC023);单位自列重点研发项目(2020SZDYF007)。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高温干旱已严重影响中国水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培育耐高温干旱优质水稻品种是解决消费需求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2003年用耐热恢复系泸恢17与旱稻种质KalingaⅢ杂交F_(2)代单株作母本...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 泸恢107 耐高温干旱 优质 选育 
简化施肥对免耕冬水田不同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14期1-10,共10页张林 周兴兵 刘茂 蒋鹏 郭晓艺 高尚卿 徐魏 李燕容 梅岫峰 朱永川 熊洪 徐富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盆东南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YFD030170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长江上游水稻栽培岗位专家”(CARS-01-25);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冬水田水稻新品种轻简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GYSH-031);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引领性水稻育种材料与方法创新”(2016NYZ0028);四川农科院人才基金“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关键技术研究”(2020LJRC023)。
为探明免耕冬水田条件下简化施肥对不同杂交稻品种头季、再生季以及两季产量的影响,以及筛选出两季高产品种应用于生产。2016—2017年,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免耕冬水田施纯氮120 kg/hm^(2)条件下,设置简化施肥(一次基施N)和常规...
关键词:简化施氮 产量 中稻-再生稻 免耕冬水田 
冬水田减量施氮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作物研究》2021年第6期555-560,共6页周兴兵 蒋鹏 徐富贤 张林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陈琳 熊洪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19QNJJ-0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25)。
为探明减量施氮对冬水田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冬水田区直播杂交稻的科学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杂交稻品种川康优6276和迟熟杂交稻品种内6优107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处理(N_(1),常规施氮180 kg/hm^(2);N_(2),减量施氮...
关键词:水稻 施肥  冬水田 免耕 直播 氮肥利用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