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和华[1]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

出  处:《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4期23-27,共5页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摘  要:心理疏远是指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叫社会—心理疏远。心理疏远具有致罪性。心理疏远的主要根源在家庭。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情绪联系的缺乏或极其贫乏、未成年人遭受父母中的其中之一特别是父母俩的排斥,是导致未成年人心理疏远的重要原因。预防心理疏远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犯罪,应从家庭入手。对罪犯改造亦应以避免心理疏远为原则。

关 键 词:心理疏远 致罪性 家庭 防范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