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华

作品数:29被引量:23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区矫正犯罪动机犯罪犯罪心理心理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犯罪研究》《政法论丛》《法学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被引量:8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陈和华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
关键词:犯罪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犯罪人心理 犯罪倾向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被引量:16
《法学》2013年第8期130-137,共8页陈和华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
关键词:犯罪原因 诱因性因素 调节性因素 根源性因素 
犯罪人的适应性非理性及其防控被引量:7
《政法论丛》2012年第4期54-63,共10页陈和华 
犯罪人在本质上可以认定为非理性的。界定理性和非理性的标准,从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说,就是看行为人能否考虑和愿否考虑行为的后果。犯罪人在神智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或者不愿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说明了其是非理性的,这...
关键词:非理性 低自控 低自珍 适应性非理性 
关于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官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陈和华 
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监禁刑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参与领导和管理社区矫正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是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广泛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既保证了社...
关键词: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官 社区矫正官制度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被引量:7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33-41,共9页陈和华 
学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实际上,犯罪人的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向实际上都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或善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意识性,不存在所谓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调节能...
关键词:犯罪动机 需要 主观恶性 意识性 调节能力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被引量:19
《政法论丛》2010年第2期21-27,共7页陈和华 
犯罪动机的本源是人的需要,需要与动机的区别在于动机具有需要中所没有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意向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主观恶性和有意识性的特点,不存在所谓中性的或善的犯罪动...
关键词:犯罪动机需要主观恶性 意识程度 诱因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被引量:18
《犯罪研究》2010年第1期39-47,共9页陈和华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
关键词:社区矫正 制度建设 社区矫正官 操作规程 
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被引量:4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4期23-27,共5页陈和华 
心理疏远是指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叫社会—心理疏远。心理疏远具有致罪性。心理疏远的主要根源在家庭。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情绪联系的缺乏或极其贫乏、未成年人遭受父母中的其中之一特别是父母俩的排斥,是...
关键词:心理疏远 致罪性 家庭 防范 
被害性与被害预防被引量:20
《政法论丛》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陈和华 
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的重要一环,被害预防应该从被害性分析着手。被害性即指人身上所存在的足以导致犯罪侵害的一切特性,它与犯罪心理紧密相关。从犯罪人犯罪前的心理状态分析,犯罪人选择作案对象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被害性。被害...
关键词:被害性 动机斗争 自我辩解 被害人 被害预防 
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陷的结合——杨佳案件心理分析被引量:8
《犯罪研究》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陈和华 
近十几年来,中国发生过不少起恶性的暴力杀人案。这些案犯的作案动机和理由不外乎恶意报复,或心理变态,或黑社会的亡命之徒恣意妄为。唯独杨佳案,因其作案对象、作案地点、作案手段等众多的特殊性,而令其作案动机蒙上一层迷雾。那么,究...
关键词:恶性杀人案件 犯罪动机 环境诱因 人格缺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