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面部穴位温度和血流灌注量观察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屈箫箫[1] 张栋[1] 李顺月[1] 王淑友[1] 马惠敏[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陕西中医》2009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行业科技专项项目(No.200707022)

摘  要:目的:通过人体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观察,了解正常人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特征,并且为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用于面部疾病评价和利用热像图进行针刺选穴提供参考值。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健康人安静状态下面部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情况,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面部穴区温度值最高为双侧攒竹穴35.3±0.75℃;温度最低为左侧颊车穴34.25±1.22℃。穴区血流灌注量值最大的为右侧攒竹穴1.29±0.42PU;最小的为右侧丝竹空0.76±0.30PU。温度较高者血流值也较大。双侧温度差值和血流灌注量差值较小,二者双侧差值的自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面部左右侧穴区温度和血流灌注量对称性较好,面部穴区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利用热像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所做的面部穴区正常值观察,为面部疾病的评价和利用热像图选穴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 键 词:面部 温度捡测 

分 类 号:R224.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4.2[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