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小铭[1] 闫晓河[1] 杨斌[1] 王铮[1] 邓大明[1] 吴河坪[1] 陈绮文[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年第4期341-34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 金: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A052001016)
摘 要:目的 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行LASIK治疗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的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5~10岁,包括对术后视力,屈光度,远近立体视锐度进行分析。近立体视锐度采用Butterfly随机点立体图检测,远立体视锐度采用同视机颜少明随机点立体图检测。结果术前平均裸眼视力为0.06±0.06,术后平均裸眼视力提高到0.404±0.33。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284±0.23,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到0.72±0.39。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为(一7.994-2.77)D,术后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数减少到(-1.404±2.52)D。末次随访14例有近立体视,Butterfly随机点立体图检测立体视锐度平均为(127.14±148.97)”,9例有远立体视,立体视锐度平均为(213.334±243.10)”。术后末次随访未见角膜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LASIK手术矫正单眼弱视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这有助于术后有效进行弱视训练,提高治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