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形态史”研究补遗——影响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三位学者及其理论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玮[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0433

出  处:《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100-111,共12页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现代性"的历史研究--近代西欧;东亚与南亚地区现代性的形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JJD770007

摘  要:在文明形态史学科领域,有三位几乎被中国学术界忽略的学者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作为"文明形态史的先驱者",尼古拉.丹尼列夫斯基在《俄国和欧洲》中提出以"文化.历史类型"为单位考察历史,比斯宾格勒发表《西方的没落》早了近半个世纪。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提出的"文化样式论",不仅对斯宾格勒提出的文化核心要素是"基本象征"并不可传播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而且影响了菲利普.巴格比,使后者在廓清文化和文明概念的基础上,将文明分为"大文明"和"周边文明",给予了阿诺尔德.汤因比重要启示。汤因比将文明分为"独立文明"和"卫星文明",实质上就是巴格比文明分类的翻版。

关 键 词:文明形态史 丹尼列夫斯基 克虏伯 巴格比 

分 类 号:K0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