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

作品数:67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上转换发光安倍近红外发光中日关系上转换发光材料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报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抗日战争研究》《世界历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日本江户时代“三大改革”
《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第5期67-74,66,191,共10页冯玮 
1630年代,江户幕府开始施行以贸易统制和禁止基督教为核心的“锁国政策”,以维护和巩固统治。半个世纪后,江户幕府又先后进行了三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改革。这三场改革按当时年号,分别被称为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
关键词:江户时代 三大改革 享保改革 宽政改革 天保改革 
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的四大派别
《文史天地》2022年第8期18-23,共6页冯玮 
一般认为,儒学是在公元5世纪前后传人日本的。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儒学在日本作为一种教学体系,仅仅作为从属于佛教,特别是从属于佛教禅宗的工具。直到江户时代,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正如已故南开大学王家驰教授所言:“进入江户时...
关键词:日本儒学 朱子学派 江户时代 古学派 佛教禅宗 阳明学派 全盛时期 南开大学 
历史记述的镜鉴功能
《文史天地》2022年第7期1-1,共1页冯玮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何谓“史?”在汉语中,“史”有两个义项,一是“记事的人”;一是“人记的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浩瀚的历史记载。从古代官方编纂的《二十...
关键词:《二十四史》 借鉴历史 历史记述 民间出版 优良传统 文明史 
“轮流坐庄”和“一党独大”:明治以来的日本首相史
《文史天地》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冯玮 
当今日本的政体属于"内阁制",由众议院第一大党首领担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并组阁。如果第一大党在众议院所占席位超过半数,可单独组阁。如果未过半数,则联合其他政党建立联合政权。从伊藤博文到岸田文雄,日本迄今已有64代、100任首相...
关键词:伊藤博文 日本首相 内阁总理大臣 一党独大 内阁制 众议院 轮流坐庄 组阁 
日本神道的发展及形成
《文史天地》2021年第9期86-91,共6页冯玮 
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均有三根支柱:儒佛道。不同的是,中国的道是道教,日本的道是神道。神道也称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对日本文化有深刻影响。被称为“中国知日第一人”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写道:“表面上,日本最盛的宗教是佛...
关键词:本土宗教 神道教 日本传统文化 儒佛道 普遍信仰 戴季陶 日本神道 佛教 
日本文化史的编外篇:“婚外恋”
《文史天地》2021年第6期22-25,共4页冯玮 
按照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第一个对婚外恋展开全球调查的帕米拉•德鲁克曼的说法:“婚外恋几乎无法抵挡。”对这一“几乎无法抵挡”的诱惑,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比喻。俄罗斯和以色列的比喻显得有点猥琐,俄罗斯人称之为“偷溜到左边”,...
关键词:婚外恋 帕米拉 《华尔街日报》 俄罗斯 以色列 鲁克曼 文化史 比喻 
江户时代“日本独特文化”的成熟
《关东学刊》2021年第3期51-59,共9页冯玮 
“日本独特文化”,如大和绘、浮世绘、歌舞伎、俳句等,是明确显示日本民族特征的符号。这种符号在纵向传承有着中国文化胎记的日本“传统文化”和横向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并在江户时代“定型”。江户时代一...
关键词:江户时代 大和绘 浮世绘 俳句 歌舞伎 
日本侵华时期对英美形象的负面渲染及其真实目的
《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3期103-110,138,180,共10页殷九洲 冯玮 
侵华期间,日本为"摆脱侵略者身份,构建解放者形象",将舆论矛头直指支持国民政府抗日的背后势力英、美两国。日本控制下的现地宣传媒介结合历史史实与现实政治,将英国塑造为"旧秩序的守门人、新秩序建设之癌"的老大"殖民帝国"形象;美国...
关键词:英美形象 殖民帝国 霸权帝国 侵略者 解放者 
“天花”乱坠和谈“虎”色变:疫情对日本的影响被引量:1
《文史天地》2020年第7期12-16,共5页冯玮 
人类社会曾经历了史前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受1980年美国来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的启发,当今时代被定义为“信息时代”。在不同时代,人类与痕疫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以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的史前时代,...
关键词:《第三次浪潮》 谋生手段 史前时代 阿尔文 定居点 疫情 人类居住 信息时代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内外因素
《文史天地》2020年第4期11-16,共6页冯玮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分析中日关系,更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本文仅根据一些一手资料,特别是参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日方主要代表的日记,...
关键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中邦交正常化 佐藤荣作 内外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