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儒学

作品数:110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士杰刘岳兵钱明武玉环曹磊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中国学”视角的《论语》批判比较研究——以和辻哲郎、子安宣邦、加地伸行三位学者为例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葛诗嫣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1736);2024年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国际交流培养资助派出项目“跨文化视野下‘儒教’空间的文化记忆书写:基于中日比较的考察”)。
经典文本是儒家思想的文字载体。在中国的经学体系中,经典通过不断被注解与阐释,被赋予了超越文本本身的含义,延续了儒学的生命。海外学界的《论语》研究,提供了以“中国学”视角考察儒家经典的借鉴。日本学者和辻哲郎、子安宣邦、加地...
关键词:《论语》 儒家经典 原典批判 日本儒学 
藤泽东畡“尊孔非孟”的逻辑理路与真实意图
《日本学研究》2024年第1期234-245,371,共13页侯雨萌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孟子》日译匡谬补缮研究”(19PJC080);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藤泽东畡尊孔非孟,他对孔子的推崇主要分“孔子不二其君”“孔子欲使四海一其君”“孔子欲使万古不二其君”三个层级依次展开,并以孔子之志为“人伦之至”;东畡对孟子的批判集中在“孟子不尊王”一点上,他以孟子为“乱伦之魁”,声称孟...
关键词:藤泽东畡 孔子 孟子 日本儒学 
儒学日本化的人伦向度与本土契合性逻辑——以伊藤仁斋“道理之辨”为例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年第4期85-99,182,183,共17页张士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16ZDA1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20BWW018);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20YXGG08)。
儒学日本化,本质上是儒学普遍性意义之于日本的本土性转化与在地化阐释实践。在此一进程中,伊藤仁斋创立古义学,在反思朱子理学与澄明元典古义的学术张力中,聚焦于“孔子之道”的人本伦理意蕴,探寻《论语》在地化学理阐释路向。在此意义...
关键词:日本儒学 古义学 本土契合性 整体儒学 内生性普遍意义 文明互鉴 
儒学日本化的政治伦理向度探微——以荻生徂徕之论“学”为例
《孔子研究》2023年第5期145-156,160,共13页张士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项目编号:20BWW018);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20YXGG08)的阶段性成果。
荻生徂徕《论语》诠释具有显明的政治伦理向度与本土契合性逻辑,是近世日本儒典在地化阐释的代表性案例之一,亦可视为儒学日本化进程之重要一环。借由徂徕“学”论,可知其在地化阐释路向和政治儒学建构逻辑。首先,否定“圣可学”,以预...
关键词:日本儒学 《论语征》 政治伦理向度 本土契合性 文明互鉴 
《论语》诠释与本土契合性:儒学在近世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被引量:2
《文史哲》2023年第3期136-151,168,共17页张士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16ZDA10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20BWW018);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资助(2020YXGG08)的阶段性成果。
近世日本儒学者借由《论语》诠释,探寻本土契合性因素与在地化阐释路向,致思于儒学可普遍化价值的发现、阐发与化用。其主要向度有三:其一,在朱子学的辐射中,展开《论语》的多元再阐释,汲取儒学思想智慧;其二,在反思朱熹《论语集注》与...
关键词:日本儒学 《论语集注》 人本伦理 政治儒学 文化接受优胜观 
日本江户时毛奇龄著作的流传及古学派的接受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68-176,共9页罗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春秋左传》校注及研究”(项目编号:15ZBD07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汉《左传》传播与经典研究”(项目编号:20CZW028)的阶段性成果。
明末清初经学家毛奇龄在别集《西河合集》刊刻、东传日本后,对日本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河合集》刊刻、流播日本之过程以及围绕和刻本《西河合集·经问》《西河折妄》流转所产生的各种学者、藏书家、书商、藩儒臣之互动,生动地再现...
关键词:日本儒学 文献文化史 毛奇龄 学术共同体 
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的四大派别
《文史天地》2022年第8期18-23,共6页冯玮 
一般认为,儒学是在公元5世纪前后传人日本的。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儒学在日本作为一种教学体系,仅仅作为从属于佛教,特别是从属于佛教禅宗的工具。直到江户时代,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正如已故南开大学王家驰教授所言:“进入江户时...
关键词:日本儒学 朱子学派 江户时代 古学派 佛教禅宗 阳明学派 全盛时期 南开大学 
东亚儒学之基本问题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26-33,共8页 
东亚各国的儒学研究倾向于围绕本国所受影响范围进行展开。可是,单单以各国儒学为基轴而扩展的研究是不充分的,还需要从一开始就跟进把握东亚儒学的整体状况。因此有必要存在两种儒学史。一种是以各国为基轴的儒学史,另一种则是一开始...
关键词:东亚儒学 日本儒学 天下观 基础素养 
话语批评视野下井上哲次郎“日本儒学史”的建构与虚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33-40,共8页陈晓隽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概念史视域下‘日本哲学’建构的批判性研究”(20YJCZH01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阳明学‘知行观’在日本明治时期的接受与知识制度化研究”(JAS19017)。
审视井上哲次郎“儒学三部曲”的撰写目的、建构目标与落实之处,可以把握其树立“日本儒学”的问题之所在。第一,井上“日本儒学”的撰写是以所谓的“时代使命”为出发点来进行书写,故而尤为注重时代精神的自我展现,而缺失了哲学式的逻...
关键词:话语批评 日本儒学 井上哲次郎 建构 虚构 
近世日本知识界的《韩非子》受容——以山鹿素行为中心的考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窦兆锐 
近世日本学者对《韩非子》的研究和借鉴始于山鹿素行。通过系统研读《韩非子》,山鹿素行发现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在“规则”与“人情”两方面的共通性,进而打通了二者的理论逻辑,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韩...
关键词:山鹿素行 《韩非子》 日本儒学 古学派 儒法之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