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和生[1]
出 处:《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年第4期246-2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摘 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并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1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一种或多种检查方法,内镜(包括胃镜、结肠镜、腹腔镜、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气钡双重造影、血管造影。结果发现小肠肿瘤8例,血管畸形3例,缺血性肠病3例,急性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降段溃疡1例,憩室2例,钩虫病1例,回肠克隆病1例。7例肿瘤和2例憩室在内镜下切除;3例血管畸形者在内镜下行热探头凝固术;2例糜烂性胃炎和1例消化性溃疡局部注射8%去甲肾上腺素;1例钩虫病予驱虫治疗;1例疑空肠恶性淋巴瘤者及3例缺血性肠病,1例回肠克隆病者均转外科手术治疗;都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因众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检查方法,病因诊断成功率高。合理的治疗是治愈病人的关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