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震[1]
机构地区:[1]江苏省环保厅
出 处:《环境教育》2009年第8期68-70,共3页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摘 要:生态环境建设要走出误区近年来,"环境兴市"、"生态立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与环保、生态有关的时髦词汇在一些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施政纲领"中频频出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需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但当前不少地方"真经"、"好经"已被歪嘴和尚念歪,一些地方打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借着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名义,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违背客观规律的"生态大跃进",做着伪环保、反生态的事情。更可怕的是,这并非个别领导干部心血来潮,而是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普遍发生着,已成"执政时尚"的燎原之势。由此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触目惊心,令人心忧。污染减排,已成为国家意志,并制定了规划、计划,被严格地执行着。而在生态、环保旗帜下所不断发生的伪环保、反生态的事情,还迷茫着人们的双眼,甚至包括一些环保志愿者、环保工作者。其实,伪环保、反生态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并不逊于污染物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生态环境建设的本来意义亟需澄清,生态建设与保护亟需走出误区,诸种伪环保、反生态的错误做法亟需纠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