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江锋[1,2] 肖和杰[3,4] 张艳琼[2] 徐凯[1] 柳长柏[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宜昌443002 [2]三峡大学医学院,宜昌443002 [3]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宜昌443002 [4]三峡大学葛洲坝中心医院肝病科,宜昌443002
出 处:《解剖学杂志》2009年第4期546-5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基 金:葛洲坝集团公司科研基金(200700000)
摘 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诸多致病因素导致肝硬化的前期病理过程。我国每年由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众多。免疫法造模致肝纤维化与临床上慢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上较为接近,有利于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筛选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客观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基因库中积累的小鼠基因数据极为丰富,为实验动物过程中肝纤维化的评估和分子治疗研究提供了便利。本研究采用猪血清联合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建立Bal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寻找免疫学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中新的标记分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