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海波[1,2] 朱建明[1] 朱咏喧[1] 雷磊[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地球与环境》2009年第3期304-314,共11页Earth and Environment
基 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类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资助(20091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08]2228)
摘 要:大气硒是全球硒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为源和自然源释放的硒以气态和颗粒态硒形式在大气中迁移和转化,最后通过干湿沉降回到海洋和大陆,完成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综述了大气环境中硒的存在形式,总结和讨论了大气硒的各种人为源和自然源通量,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Atmospheric seleniu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selenium cycle. Vapor-and particulate-phase selenium from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sources is transported and transformed in the air, finally carried to oceans and continents through dry and/or wet depositional processes. The speciation,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fluxes of atmospheric selenium are review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ffered.
分 类 号:X131.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