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群[1]
出 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46-52,66,共8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圆顿止观"法门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秉承大乘经论所述的理论与方法,依据自身止观体验与"解行相应"的佛教传统,整合南北朝以降传入中土的各类禅法而成的一类止观修持体系。它最终以《摩诃止观》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大乘实相禅之中国佛教样式的一种典型代表。由于《摩诃止观》所宣讲的"圆顿止观"教学法具有基本的"道次第"可供行者遵循,因此通过对智顗"圆顿止观"教学法的解读,可以把握作为"禅观"经验之佛学的内在逻辑,以及达到"不可言说之说"的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