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锐英[1] 吴文慧[1]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口腔系,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出  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第9期1343-134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No.02676115)

摘  要:目的通过测定咀嚼肌肌电变化分析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戴用时间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门诊就诊的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50例,义齿修复前后2周、1、2和3个月对患者咀嚼肌进行肌电分析,记录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表面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和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修复后1周明显减小。结论双侧游离牙列缺失患者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咀嚼肌活动对称性和功能储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对新义齿的适应需要2个月左右的过程。

关 键 词:游离缺失 咀嚼肌 肌电图 

分 类 号:R783.6[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745.120.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