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时代的历史意识——读解《白鹿原》形式的“内容”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羽[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5期64-72,共9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本文以《白鹿原》主要人物的历史意识为分析对象,梳理小说叙事对于众多历史意识的处理方式,以此呈现小说书写集体史的独特实践。在小说叙事展开中,无论是白嘉轩和朱先生,鹿子霖和田福贤,还是鹿兆鹏(白灵)和岳维山,几乎都封闭在自身的历史意识之中。真正经历冒险的主体是黑娃与白孝文。他们接受了不同历史意识的教诲,从而使叙述的动力性展现了出来。通过对于这一叙事轨迹的解读,可以发现《白鹿原》在后革命时代回归儒家文化的深层原因其实源自对于虚无性的焦虑。如何重新来讲述我们民族的“故事”,从而抵抗这种历史意识的“坏的无限性”,成为当代文化的迫切任务。

关 键 词:《白鹿原》 历史意识 叙事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