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船山、曾国藩与佛教的关系论其出世与入世互融的思想渊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琦云[1] 刘金元[1] 

机构地区:[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湖南娄底417000

出  处:《船山学刊》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Chuanshan Journal

基  金:国家2009年社科基金项目<富厚堂藏书楼的文化功能及社会影响研究>(09BTQ001);湖南省2008年社科基金项目<曾国藩文化思想研究>(08JD29)

摘  要:王船山不能简单地定位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虽然辟佛,却辟得有理,既是为儒学正本清源,亦是为佛教追本穷源。他批判了禅佛的狂妄和虚无,亦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了生命的轮回,从《张子正蒙注》到《相宗络索》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入世"和"出世"相结合的修行之道。曾国藩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的学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他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儒学,以其更开放的姿态融合了大乘佛教出世与入世互融的宗旨,他更加明确地接受了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并具体在实践中予以落实。

关 键 词:王船山 曾国藩 佛教 出世 入世 

分 类 号:B249.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