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32例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大平[1] 何宋兵[2]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昆山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江苏昆山215300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现代医学》2009年第5期365-366,共2页Moder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7年诊断明确的32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处理、病理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主要起源于胃(18例,56.3%)和小肠(8例,25.0%),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和贫血。内镜和CT是诊断GIST的重要方法,但术前确诊较困难。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87.5%和71.9%。治疗以手术为主,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治愈或好转出院。32例患者27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免疫组化检测对确诊本病至关重要,外科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肿瘤复发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外科治疗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