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耐药基因和细胞凋亡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丽娟 陶茜 贾桂荣 李禾花 王娟 刘明 王冬青 

机构地区:[1]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病理科,063000

出  处:《中国综合临床》2009年第11期1169-1171,共3页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耐药基因、细胞凋亡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检测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转移酶-π(GSTa)、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5-FU(TS)、细胞凋亡基因(bcl-2)在144例大肠癌根治标本中的表达。结果144例大肠癌中PgP、GSh、ToPoⅡ、TS、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66.7%(96/144)、56.9%(110/144)、76.4%(82/144)、44.4%(64/144)、38.9%(56/144)。PgP、ToPoⅡ、TS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UIDD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π的表达在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期的阳性率为72.9%(86/118),Ⅲ、Ⅳ期的阳性率为92.3%(24/26),Х^2=4.458,P=0.035],bcl-2在大肠癌不同分化程度[中-高分化程度阳性率52.4%(44/84),低分化程度阳性率20.0%(12/60),Х^2=15.442,P=0.001]、不同侵犯深度[浅肌层-深肌层阳性率55.6%(30/54),浆膜以外阳性率28.9%(26/90),Х^2=10.099,P=0.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与PgP、GSTπ、ToPoⅡ呈正相关(r=0.374,0.340,0.221,P均〈0.05)。结论PgP、GSTπ、ToPoⅡ、TS、bcl-2联合作用是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PgP、GSTπ、ToPoⅡ、TS、bcl-2可作为耐药的标志物,进行肿瘤耐药及细胞凋亡监测,对大肠癌患者化疗药物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 键 词:大肠癌 肿瘤耐药基因 细胞凋亡基因 免疫组化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