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践美学如何向纵深发展——张玉能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玉能[1] 熊显长[2]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62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16,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中国的实践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实践美学主要的成就在于初步形成了关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第二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巩固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实践美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潮流。第三个阶段是实践关学的创新时期即新实践美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方法涌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一股“超越”实践关学的“后实践美学”流派。面对着这股潮流,一些坚定主张实践美学的美学家,一方面应对“后实践关学”的挑战,另一方面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努力完善、深化、修正实践关学的体系,出现了一股实践美学的创新热潮,产生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以实践美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1)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根本保证;(2)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关学的丰厚基础,离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传统美学的根基,中国当代美学既不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美学,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正当代的美学以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3)中国当代关学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引进和中西关学的融会贯通;(4)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关 键 词: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分 类 号:B83-06[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