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新民[1]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6-80,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叙事学是发轫于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文学理论潮流,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叙事学对中国近三十年小说理论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借鉴叙事学的概念和方法,建构"审美的形式"以凸显小说形式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次,在"向内转"的理论思潮中,叙事学的"纯粹形式"观被接受,刺激中国小说理论批评产生"叙述本体"形式观;最后,1990年代后期,在反思叙事学"纯粹形式"观的基础上,中国小说理论批评从更为广大的文化层面上来考察形式,形成了文化形式观。中国近三十年小说理论借助于叙事学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小说理论批评的突围,同时也实现了对叙事学本身的超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