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保欣[1,2]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 [2]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133-140,共8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伦理视野中的当代文学及其经验反思"(06czw018)系列成果)
摘 要:20世纪中国文学恶的叙述,与现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矛盾和文化内生性问题互为表里。叙事形态上,主要表现为传统恶、阶级恶、都市恶三种基本样态。在启蒙主义道德假定和现代社会特殊矛盾影响下,恶的叙述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化修辞特征,人的自在恶被历史的外部恶所遮蔽;由于恶担当着特殊的批判功能,被作家不同程度地赋予价值正当性。而恶的历史化修辞与"历史"自身的复杂多变,传统文化结构中忏悔意识的缺席,使得作家对恶的批判缺乏有效视点,导致对恶自身的批判不足。同时,启蒙的"半身不遂",还使得现代作家恶的叙述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人"的习惯性轻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3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