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卫东
机构地区:[1]新泰市新矿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新泰271219
出 处:《中医临床研究》2009年第21期66-66,共1页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椎基底动脉系统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或全身抗凝治疗,但卒中发生率依然很高。一项研究表明,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仍有50%的患者复发。而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预后极差,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血管内介入治疗使药物难治性的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狭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就我院治疗的VBA狭窄2例患者报道如下:
关 键 词: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颅内血管狭窄 抗血小板治疗
分 类 号:R74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39.4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