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红[1] 吴林瑾[1] 宋开源[1] 吴俊梅[1] 唐勇[1] 蔡琛[1] 李妙媛[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出 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430-433,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297);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5B005);成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ZRYB200511)
摘 要:目的从时间生物学角度,探讨针刺戒毒机理,为针刺改善海洛因依赖者节律紊乱导致的临床症状提供必要的实验基础。方法选用4-6周的雄性BALB/C小鼠。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空白组、海洛因依赖模型组(简称模型组)、针刺防治模型组(简称防治组)。全程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时间生物学实验室“小动物自发活动自动记录系统”连续检测记录每只动物造模前、造模后的自发活动数据来研究其昼夜节律时相特征。造模采用剂量递增法,海洛因剂量由10mg/kg,递增至50 mg/kg,皮下注射,每日2次,每次递增5 mg/kg,共注射4.5 d;防治组在每次海洛因注射后选用针刺四神聪、督脉对其进行早期治疗。造模后经过1周对自然戒断期的节律情况的监测。结果海洛因注射造模后,模型组小鼠的活动性减弱,监测到其节律参数的中值、振幅较空白组有降低趋势,而针刺后与模型组相比较小鼠的活动性有增强趋势,节律参数的中值、振幅亦有增加趋势,接近空白组。结论针刺对海洛因所导致的动物自发性活动的节律异常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