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交叉上核

作品数:175被引量:39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欧可群王蕾陈文玉操高原薛红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哺乳动物生物钟同步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4年第4期590-594,共5页周爱军 王洁 段会红 李洁清 胡晓文 姜良勇 王秀红 冷希岗(审校) 
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20081);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X0137)。
生物钟主要由视交叉上核中枢生物钟与各组织外周生物钟组成,经同步化表达后各生物钟系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征,最终使机体的代谢平衡与能量相互协同。笔者主要通过对生物钟同步化机制的阐述,探讨生物钟同步化相关路径对肝细胞、脂...
关键词:生物钟 同步化 视交叉上核 
光遗传学技术在昼夜节律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2024年第7期929-942,共14页王舒恒 白帅东 白雪 王威宇 秦雪梅 高晓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099):山西省基础应用项目面上项目(20210302123432);名优晋药再开发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104010910001);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605D111004);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项目(201605D131045-18)。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响应外部环境24小时昼夜更替变化的一种内源性计时系统,也称生物钟系统,由中枢及外周生物钟组成,其通过生物钟基因调节细胞信号分子的节律变化,从而使大部分细胞生命活动具有时空动态性。昼夜节律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光遗传学 昼夜节律 视交叉上核 生物钟基因 细胞信号分子 
哺乳动物如何“计算时间”
《考试与招生》2024年第5期62-62,共1页
哺乳动物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大脑如何计算时间?北京大学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深部脑区中名为“视交叉上核”(简称为SCN)的神经元集群,可通过众多神经元的“集体决策”计算时间,时间解码准确率可达99%。这一成果日...
关键词:生物医学成像 视交叉上核 集体决策 双光子显微镜 权威期刊 脑深部 哺乳动物 神经元 
视交叉上核神经元递质释放与弛豫速率的异质关系对导引的影响研究
《建模与仿真》2024年第2期1124-1131,共8页陈宣羽 顾长贵 席雨菲 
哺乳动物通过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的调控实现对外部光暗循环的适应。研究发现,SCN神经元主要通过神经递质耦合,且释放神经递质的强度有所差异。本文基于改进的Poincaré模型,考虑在SCN神经元弛豫速率(对外部振幅扰动的刚性)存在不同的...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 导引范围 神经递质 弛豫速率 平均场 
生理性睡眠觉醒的潜在调节机制被引量:2
《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年第3期421-426,共6页卢维杰 吴国泰 刘凯 赵信科 李倩蓉 李应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No2018YFC1705604)。
该文从睡眠昼夜节律系统和睡眠稳态系统两个方面,解释生理性睡眠与觉醒相互切换的机制。在昼夜节律系统当中,以视交叉上核为核心,汇总了其与影响睡眠的各系统之间的解剖联系,归纳出自视交叉上核始,经下丘脑室下区、视前区腹外侧核、食...
关键词:睡眠觉醒 调节机制 睡眠昼夜节律系统 睡眠稳态系统 视交叉上核 催眠原 
短时程光照对小鼠SCN和LHB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1306-1312,共7页李佳逸 金巧玲 王烈成 程娟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0783)。
目的探究短时程光照对视交叉上核(SCN)和外侧缰核(LHB)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7(3.5 h/3.5 h光暗循环)建立短时程光周期模型组和T24(12 h/12 h光暗循环)正常光建立对照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对SCN和LHB脑区...
关键词:短时程光照 外侧缰核 视交叉上核 谷氨酸受体 
体温节律紊乱与失眠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3年第6期765-768,共4页刘艳萍 柳韦华 王汉兵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区域联合基金(2021B1515120050);护理学一流专业建设"理虚实一体化"见习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Z2022107)。
核心体温(CBT)是评估昼夜节律系统最可靠的指标之一,是全身稳态可靠的相位标志[1]。体温节律是指体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周期性波动[2]。一天中体温的波动是由内源性昼夜节律和诱发因素所调控,内源性昼夜节律是指机体的生理和行为为了...
关键词:下丘脑前区 体温节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核心体温 视交叉上核 激素分泌 昼夜节律 同步信号 
国际资讯
《世界博览》2023年第12期14-15,共2页
我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紊乱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全球大约1/3的人存在节律紊乱问题。近日,我国科学家的“生物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研究发现,大脑...
关键词:生物钟紊乱 视交叉上核 同频共振 神经元 核团 节律 国际资讯 SCN 
昼夜节律紊乱增加卒中风险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卒中杂志》2023年第5期520-526,共7页贾慧 王迪 所芮 卫馨雅 朱雨岚 
昼夜节律紊乱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内在昼夜节律睡眠-觉醒调节机制障碍;外部因素包括社交时差、轮班工作、夜间人造光、跨时区旅行、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内部/外部因素可以导致中枢和外周的生物钟紊乱,生物钟基...
关键词:卒中 视交叉上核 昼夜节律紊乱 
规律作息 健康人生
《农家致富》2023年第8期58-58,共1页王坚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很多人早晚作息不规律,生物钟长期紊乱,失眠、抑郁症、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患病几率大幅升上。生物钟是人体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变化而形成的内在节律,大约以24.2小时为一个周期,控制着身体一系...
关键词:抑郁症 生物钟 健康人生 视交叉上核 激素分泌 周围环境 睡眠质量 失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