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凌风[1]
机构地区:[1]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出 处:《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97-101,共5页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基 金:2007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项目(JXJG-07-15-8)
摘 要:史传散文语言风格的论述,长期以来大都是建立在古人随感式评点的基础上的,或只是停留在部分篇章及片断的评价上,有许多论述甚至只限于论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或主观臆断。这些问题的存在恐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人们对史传散文修辞特点、语言风格以至史传散文总体文风的认识,甚至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准确传授。而将这些问题具体化、客观化,甚或数据化、实例化,并将其运用于相关教学中,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教师更为心中有数地把握教学内容,也无疑将有助于学生心领神会地了解史传散文语言风格的"历史"真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