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散文

作品数:4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新科宋冰陈桐生郭丹何凌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滁州学院学报》《中国文化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传散文与民间传说中鲧形象的对照性研究——以鲧堤刘的传说为例
《德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13,共5页黄传波 
德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史传散文与民间文学中鲧禹形象的对照性研究”(2024DZZS017)。
传统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对于上古时代治水专家鲧禹的评判,一直有着贬鲧褒禹的观点。而在德州临邑鲧堤刘的传说中,鲧有着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不辞劳苦且富有智慧,为了百姓安危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一个有着悲剧命运的圣者形象。...
关键词:德州 治水   鲧堤刘 
以退为进,逻辑辩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言语智慧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胡娇 上官文金 
史传散文的教学,往往围绕“事—言—人”的理路来呈现。其中,“事”与“人”皆通过“言”的表达来呈现,而“言”又能巧妙地隐藏在“事”与“人”中。然而,语文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史传散文教学,绝不能停留在“人”与“事”的单向度理解,而...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言语智慧 《烛之武退秦师》 言语表达 以退为进 秘妙 单向度 史传散文 
以“言”解“文”文言兼得--《鸿门宴》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语文》2023年第1期30-31,共2页江兆泉 
史传散文是文言文中的重要分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文化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鸿门宴》为史传散文的代表,以聚焦于“言”,深读语言内涵;着眼于“文”,理清史文关系;立足于“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史传散文 《鸿门宴》 
拂过剑与诗的尘埃
《初中生之友》2022年第26期16-16,共1页云渊 
【引言】“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长江滚滚,岁月无情,我们于秋月春风中见证历史的兴衰,我们于英雄豪杰的一声叹息中得见他们的光辉。从史传散文到唐诗宋词,我们在字里行间探寻历史人...
关键词:一壶浊酒喜相逢 渔樵 史传散文 唐诗宋词 秋月春风 见证历史 尘埃 英雄豪杰 
诵文言名篇,咏士子精神——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整体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2期132-137,共6页谭嘉丽 
本单元围绕“选择和坚守”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三篇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古代散文名篇--议论散文《鱼我所欲也》、史传散文《唐雎不辱使命》、劝学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同时,还选编了四首借景抒情的豪放派壮词——范仲淹的《渔家傲·秋...
关键词: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 破阵子 豪放派 史传散文 范仲淹 辛弃疾 整体教学设计 
文史融合的跨学科视角下的史传散文教学--基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思考被引量: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6-8,共3页丁凯鹏 
2019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Z190183)。
在《唐雎不辱使命》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史传散文的教学中采用跨学科同课同构,以文史融合的方法,从还原历史情境、以史释言解义、分析史家文学笔法、读写训练设计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打破文史学科壁垒,深化对史传文本的理解,培养...
关键词:史传散文 跨学科 文史融合 读写结合 
隐含作者:史传散文言语形式教学的一种视角
《中学语文》2021年第7期85-87,共3页上官文金 
史传散文的教学要开启揭露隐含作者的教学视角,立足语文教学的言语性,着眼言语形式之美,在把握作者与传主的对话中,发现"代言人"的独特存在,顺势深入言语形式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要向隐含读者靠拢,进入隐含作者的理想视域中,感悟作者个...
关键词:隐含作者 史传散文 言语形式 隐含读者 
王安石史传散文的翻案手法——以《史记》相关篇章为考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9-14,共6页蔡忠道 
2017年“台湾教育部”中文阅读书写课程革新推动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27)。
王安石的史传散文量多质精,在写作上多有翻案手法,引人入胜。王安石史传散文中有6篇与《史记》相关,其翻案手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商榷世俗见解;二是质疑《史记》的真确,其核心的观点在于价值的抉择。因此,透过王安石史传散文翻案手法,不...
关键词:王安石 《史记》 史传散文 
史传散文的阅读路径:关注材料与传主的关系
《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22期18-20,共3页冯渊 
史传散文的重点是通过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特点。因此,阅读史传散文,关注传主经历中的典型事件以及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言行,是准确深入理解传主形象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史传散文 阅读路径 
先秦“春秋”概念演变及其历史生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23-28,共6页张俊娅 
先秦时“春秋”包含三个概念:一是百国《春秋》;二是孔子所修的《春秋》;三是《左氏春秋》。三种《春秋》彼此间时有混淆。《左传》于战国之际广泛流传,其事其义被广泛引用,常被称为《春秋》。孔子之后的数百年间,在历代孔门弟子的口授...
关键词:先秦 “春秋” 《春秋经》 《春秋三传》 诸子散文 史传散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