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乐群[1,2]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文学院 [2]<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134-138,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摘  要:杜诗如史,但杜甫诗歌的史学价值并非只是局限于传统史学领域,而是具有广义的史学意义,其中包括它的生态史研究价值。综览杜甫晚年飘泊诗作的相关记叙,唐代长江中上游流域陇蜀荆湘一带的野生植被风貌虽因地而异,总的来说是沿途山区原始森林茂密幽深,平原河谷地带草木繁盛,但夔州等地的乱砍滥伐、刀耕火种、烧山祈雨现象,亦在缓慢地破坏自然森林资源,另唐代戎州、泸州山谷盛产荔枝,而今天这些地方已不见荔枝踪影,故唐代戎州、泸州的气温可能高于今天,当时适合热带水果荔枝的生长;唐代陇蜀荆湘一带的飞禽、走兽与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其沿途山区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当时的梓州、夔州群山原始森林中,仍然生存并活跃着黑熊、犀牛和老虎等数量较多的大型猛兽;唐代陇蜀荆湘一带的百姓屋舍、文人居所、城镇官舍、寺庙亭阁内外,已广泛种植花草果木,藉此美化环境,当时的绵州公馆中甚至还种有远引自波斯的海棕,唐代的人居环境绿化审美意识已趋成熟。

关 键 词:杜甫 飘泊诗作 陇蜀荆湘 生态环境 

分 类 号:I05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