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道新[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00871
出 处:《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30-36,共7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从政治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观照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可以为阐释新中国60年的电影历史获取一种整体性与批判性的学术立场。总的来看,从1949—1979年亦即冷战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电影,作为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体化的国家统制框架里,呈现为一种集政治与文化、生产与消费、精英与大众于一体的高度透明的话语体系,使电影成就为新中国政治与文化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之一;而从改革开放以来迄今亦即从1979年到冷战后期、后冷战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电影工业,正在逐步调整政治与文化之间此消彼涨的权力关系,力图从政治的电影走向电影的政治,以便有效地应对他者与自我、国家与族群、普遍与个体之间不断出现的矛盾冲突,并期望在产业发展与文化认同的交互平台上构建国家电影的主体性并真正融入世界电影的工业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