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治学

作品数:78被引量:29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道新傅其林杨枫邹赞李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1世纪以来中国世界文学学术话语的双重困境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11-13,共3页杨枫 韦丁文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文学及其研究在二十一世纪复兴。从国际发表的数量来看,中国学者是仅次于美国学者的世界文学研究的第二大学术群体。国际世界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较大的聚类,分别聚焦于重构世界文学体系、世界文学教...
关键词:学术话语 文化政治学 文化全球化 学术群体 二十一世纪 世界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体系 双重困境 
论课程文化政治学的重构--基于课程政治安全的视角
《现代教育管理》2023年第8期40-49,共10页郝德永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时代国家课程治理体制研究”(BAA220163)。
政治安全是课程安全的根本。作为文化政治的产物,课程具有鲜明的文化政治属性。将什么知识编制成课程,具有明确的政治原则与立场、具有严格的政治安全检视与考量。没有政治上安全、可靠的课程,教育就难以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关键词:课程 政治安全 批判课程论 文化政治学 
比较文学的学科间性及其文化政治学抉微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3年第8期89-99,共11页肖伟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践范式下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BZW036)的阶段性成果。
一、比较文学的“恒常危机”众所周知,比较文学衍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86年波斯奈特《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采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的正式开始。同一年,爱德华·罗德在日内瓦开设各国文学比较史课程,也是在这一年,马克斯·科...
关键词:比较文学 文化政治学 世界主义 理论著作 浪漫派 比较的方法 学科间性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从文化政治学到文化哲学的价值跃迁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S01期51-54,共4页杨竞业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把政治口号和文化口号统一起来,把“团结”的原生价值和“共识”的目的价值统一起来,形成协商建国、共同奋斗的综合价值,反映党团结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总体价值,体现党引领各民主党派合作发展的长远价值,彰显推动...
关键词:“五一口号” 团结奋斗 政治共识 总体价值 中华民族复兴 
论别现代理论的四种建构路径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3-73,共11页肖明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研究的反思、转型与建构研究”(编号:21BZW048);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媒介与文艺公共性问题研究”(编号:YG2021008)
别现代(Bie-modern)作为一种原创于中国的理论,它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社会文化状况做了有效的阐释,已然在国内学界乃至欧洲、美国等地引发关注。在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纵深推进,并逐渐获得积极承认的今天,别现代理论的紧迫性任...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别现代理论 文化政治学 理论的批评化 
詹姆逊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基于文化政治学与精神分析学
《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6期116-122,共7页郭咔咔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伟大斗争’思想史研究”(项目号:2020CDJ012)的阶段性成果。
詹姆逊与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从意识形态如何被认识(认识论层面)、意识形态如何运作(功能论层面)、如何走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批判)三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因此,“无意识”“主体”和“差异性”是把握两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范畴。...
关键词:文化政治学 精神分析学 无意识 主体 差异性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喀什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59-65,共7页郭咔咔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詹姆逊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2020-ZDJH-027)阶段性成果。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是以总体性的方法为理论工具,以生产方式为主符码,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期来确立其文化分期理论的,这使得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导。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渗透着资本的逻辑,从...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文化批判 文化政治学 认知测绘 
重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学——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文化政治诗学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36-146,共11页李艳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批判研究”(18BZW015)的阶段性成果
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置放于后现代与消费主义的历史处境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话与耦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各种西方理论的"祛伪",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导向开放与多元的历史发展路径。詹姆逊的文学理论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文化政治 后现代主义 文化理论 政治批评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范式与批评实践审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217-217,共1页于文秀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成绩斐然,成为中国当代学术界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经历了三次范式转换,从"人学范式"、"现代性范式"到"后女性主义范式",从演进逻辑上看,呈现从单一到丰富并逐渐...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批评实践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理论 文化政治学 审美分析 人学范式 演进逻辑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文化政治学阐释被引量:53
《当代外语研究》2020年第6期1-2,共2页杨枫 
我国的外语教育内中有外,是内生还是外来,一直是个悬置问题,表现在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关系上,就是不能执两用中。一方面,在外语教育政策和外语教学实践中,国家意识缺席,中华文化赤字;另一方面,西方理论和模式一直主导着外语学术生产...
关键词:外语教育 转基因工程 文化政治学 集体失语 国际视野 执两用中 中美两国 外语教学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