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隔间腔及透明隔囊肿的CT、MR1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国年[1] 杨辰瑶[1] 潭文莉[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200021

出  处:《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年第11期13-14,共2页China Health Care Nutrtion

摘  要:目的分析透明膈间腔及透明膈囊肿的发生率及CT、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CT、MRI确诊的透明膈 间腔及透明膈囊肿患者134例,与同期进行头部CT、MRI检查的患者对比,计算发生率;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观察患者头部的CT、MRI图像,测量透明膈间腔的最大横径。结果透明膈闾腔和透明膈囊肿的发生率为1.15%,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患者无相关症状和体征,就诊原因主要为体检(42/134),头晕(24/134),头痛(22/134)和外伤(22/134)。透明隔间腔的平均宽度为11.8±4.1mm,其中宽度在10mm以下的患者48例,其平均宽度为7.5±1.5mm;10mm以上的共86例,平均宽度为14.1±2.9mm。结论CT、MRI常规检查对透明膈间腔及透明膈囊肿敏感,临床应加以注意。

关 键 词:透明隔囊肿 头部CT 透明隔间腔 透明膈囊肿 MR1 MRI表现 相关症状 MRI检查 

分 类 号:R739.41[医药卫生—肿瘤] R651.1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