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出 处:《现代渔业信息》2009年第12期20-25,共6页Journal of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基 金: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T1101)建设项目;2006年农业部公海渔业资源探捕调查项目"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竹筴鱼资源探捕";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摘 要:根据2000年~2007年拖网使用情况,对于捕捞竹筴鱼的11种拖网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渔获性能比较不同网具作业性能的差异。结果为:智利竹筴鱼拖网的规格尺寸如网口网目大小、网具周长等都不断增大,且长周比范围为0.127~0.328;身周比范围为0.119~0.26;袖长比范围为0.182~0.242;大型中层拖网的长周比、身周比随着网具规格的增大总体有增加的趋势。袖长比与网具规格尺寸没有相应规律变化。竹筴鱼拖网的长周比、身周比、袖长比值比狹鳕拖网的值小。根据2001、2006、2007年实测拖网数据资料,分析了拖网的捕捞性能,结果发现,竹筴鱼拖网的对地拖速均在3.5~6.0kts(1.792~3.072m/s),以1440和1632型为代表的大型竹筴鱼拖网其垂直扩张、水平扩张、阻力性能方面均优于960、1152型的狭鳕拖网。1632型竹筴鱼拖网网口高度为70~80m的出现频率超过70%,960型等狭鳕拖网的生产时网口高度55~60m的出现频率超过60%。综合960、1152、1632型等3顶网具的实测数据,得到实测网口高度公式为:H=0.126CV-1.0373。根据Yield-density数学模型分析了鱼群水层分布,建立了水层分布频率方程:F1=1/(41.0661-1.1621×H1+0.0098×H12),通过分析产量频率水深分布模型,建立了产量在不同水层分布模型方程:F2=1/(47.6698-1.3726×H2+0.01123×H22)。
分 类 号:S972.13[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