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文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湘[1] 关昕[1]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出  处:《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57-259,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公益广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广告。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Ullmann对转喻的三分法为理论框架分析中文平面公益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并从激活的角度解读这些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分析结果表明:中文平面公益广告以频繁使用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为特点。视觉隐喻涉及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激活,而视觉转喻涉及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部分-整体"联想激活和"因-果"推理激活。

关 键 词:公益广告 视觉隐喻 视觉转喻 激活 

分 类 号:H030[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