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交互主体性基础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荟[1] 梁桂娥[2] 

机构地区:[1]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2]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处,广西南宁530006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9-13,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广西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QZK002)

摘  要:交互主体性是对近代建立在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模式的克服,它提倡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有利于超越基于前者模式有可能出现的将"他者"视为客体而僭越其主体性的困境。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形成民族之间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应承认各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确认各个民族需要维护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倡民众"参与"的自由。同时,民族自身价值观应该在一种互动的融合模式中发展。

关 键 词:交互主体性 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B018[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