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社的演剧风格及其演出的“苦难仪式”实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申燕[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戏剧文学》2010年第1期43-46,98,共5页

摘  要:南国社的演剧风格可用唯情主义来概括,舞台实践注重话剧的主体建设,淡化了话剧的教化功能,将演剧的中心由文明戏时代的演"政治"回归到了"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明戏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破坏。南国社的演剧活动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一方面在于南国社舞台演出的质朴和真挚,另一方面还在于田汉自主的剧本创作,南国社的演出是一种苦难仪式,在一个封闭的阈限空间内表现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阈限的心理矛盾和生活状态。揭示了大革命之后的中国社会现状和知识分子观众的情绪状态。

关 键 词:南国社 唯情主义 阈限 苦难仪式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