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永刚[1]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52-155,共4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9JK025);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K0879)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开创了一个"认知"时代。把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认知语言学的诸多理论,给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契机。而文学批评也对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认知语言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认知思维,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认知图式,而认识作家、读者的认知思维,也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挖掘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认知语言学使得文学批评从"形式"走向"认知",也使得文学批评的四要素达到了空前的和谐融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