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世雄[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60-71,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男芭蕾"、中国戏曲男旦和日本歌舞伎的"女形"演技的比较研究,探讨与戏剧中的男扮女妆现象相关的"中性美"范畴,指出"中性美"并不是男、女之外的第三性之美,或是像"人妖"那种不男不女的"美",而是综合男性之美与女性之美、体现人类的雌雄同体的复合性的特殊美感。"中性"应理解为"综合性"。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男扮女妆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性别观念、美学追求和社会功能有很大差异,存在着若干基本类型:第一,对女性表演作讽刺性模仿,以滑稽效果取悦观众;第二,在严禁女子演剧而同性恋盛行的时代,以美少年扮演女性,以色相吸引男性观众;第三,扮演有生动个性的女性形象,由于男性魅力的加入,以"比女人更像女人"而赢得观众的青睐;第四,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超越性别,创造新的符号——"中性"的隐喻,以表现人类的本质属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