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中国”的语义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恒幸[1] 魏望东[2]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80

出  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摘  要:现有文献对"很中国"的语义观点不一。对广东某重点大学57名教育硕士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试者对这一结构表示认可的同时,每个受试者对"很中国"的解读均不相同,这与学者们的现有论述基本吻合。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这一结构在不断地运用中已逐渐形成一种典型意义,即"具有很典型的中国(人)的特征",并从对"我的样子"描写的[+subject,+inanimate]语义域向其他语义域辐射,而形成它的边沿意义,即个人联想意义。另外,它还有"时髦"与"赞誉"的寄生意义。

关 键 词:语义 很中国 典型意义 边沿意义 寄生意义 

分 类 号:H13[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