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美国西北大学 [3]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
出 处:《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2-6,共5页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98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领域存在着几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首先是房价上涨速度惊人,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房价收入比或房价租金比,目前已经高于一些国家好几倍;其次是社会上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的情况下,房价不断创出新高;再次是政府每一轮调控政策都只在短期抑制房价的同时,伴随着更大一轮的上涨,给人越调控越上涨的印象;等等。高企的房价大大增加了人们生活成本,多年来备受人们争议或诟病。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房价问题的深入讨论尚不多见。本组笔谈文章分别从投资性需求、地方政府治理、保障性住房制度、宏观经济均衡角度对高房价的原因及其后果提供学理性的解析,并提出政策意见。文章认为,房地产需求面与供给面不同步的市场化改革是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种种矛盾局面的根源,投资性需求主导则引发了种种不利后果;地方政府既是土地垄断供给者,也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财力不足与GDP考核导向下,有不断推高房价并将风险往后累积的激励;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助推了高房价预期;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将使其他行业萎缩,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另外,《房价收入比影响因素分析》一文,可为本主题提供参考的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