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锋兵[1]
机构地区:[1]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铜陵244000
出 处:《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45-47,56,共4页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基 金:2008年度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古汉语假设复句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08jqw130)
摘 要:古代汉语连词"则"或用于分句之间,或用于主、谓等句子成分之间。它有时表示顺承关系,有时表示转折关系;有些引导结果,有些却用来引导原因等,同一个连词表示完全相反的语义关系,令人困惑。为什么"则"的用法会出现这种"混乱"呢?我们发现,"则"在各种分句间或句子成分间的位置都正好处在主位和述位的分界处,其功能都是为了提示后面的核心信息内容,"则"是表达信息时切分次要信息和主要信息的强化停顿标记,也就是主位和述位的分界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