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牛庆燕[1]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86-90,共5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SJB720007);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编号:163080045)
摘 要:全球性生态难题的呈现引发了生态伦理学界关于生态困境根源的理论论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态论"主张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为本",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性统治形式,重建社会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精神生态论"主张通过精神自由的回归,克服由精神价值的消解所引发的自然生态失衡,重建精神生态平衡,推进个体生命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与自然生态秩序的辩证契合。因此,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作为有机的生态体系,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