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小慧[1]
出 处:《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Hennan Business College
基 金:河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明清小说与大学生德育价值取向研究"(编号:2009-JKGHAG-0830)
摘 要:由于受到明清商业大潮以及重商思想的影响,蒲松龄在其名著《聊斋志异》中揭示了大量的儒商现象。儒商精神主要表现在:济困扶危、乐施好善;诚信立德,利义合一;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经营头脑;曲线入仕,积极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蒲松龄在对儒商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生活客观再现,而是打上自己鲜明的思想烙印,使得儒商群体和见利忘义的奸商、恶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当下的经济秩序、道德秩序的重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