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肇庆市中医院,广东肇庆526060 [2]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630
出 处:《新中医》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二至丸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至丸加味。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犤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犦、肝纤维化犤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犦、凝血功能犤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犦、炎症细胞因子犤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犦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8%,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Alb、TBil、GGT、PT、PT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脂及细胞炎症因子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TG、LDL-C、IL-6、IL-8、TNF-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至丸对酒精性肝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机理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抗肝纤维化等综合作用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21.53